(相关资料图)
北京老字号又扩容了。最近,北京老字号协会公布第八批北京老字号评审结果,认定15家企业为北京老字号。新一批老字号中,既有多家餐饮企业,也有汽车企业、验光配镜企业、文化艺术企业。这些与衣食住行相关的新兴老字号成为社会关注热议的焦点。
在这些讨论中,有些表达了对部分新兴老字号致力创新的欣喜,但也有声音透露出对一些老字号墨守成规的无奈。不可否认的是,面对新环境、新需求,部分老字号企业已表现出水土不服,还有一些甘愿在舒适圈里“躺平”。如何利用创意创新为老字号注入新活力,如何抓住数字经济拓展老字号的潜在消费群体,如何利用文商旅融合助力老字号新发展,值得业界深入思考。
老字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。以北京为例,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,要促进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。眼下,一系列振兴北京老字号的政策措施正在京华大地加快落地实施,这次北京老字号队伍扩容便是其中一个缩影。可以看到,得益于政策支持,推出新产品,创出新品牌,一个个金字招牌闪亮市场,走出了更适合当下的发展之路。如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,让故宫成了“网红”;北京稻香村、全聚德、吴裕泰等老字号也积极寻找机会触及更多消费群体,通过跨界创新提升了在新消费市场的竞争力,这些都是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取得成效的生动案例。
老字号品牌培育不易,企业也应探索发展新途径。作为珍贵的城市记忆和宝贵的商业资源,老字号企业亟需跟上时代潮流,而不能让“酒香”埋没在深巷中。在时代浪潮中,一些老字号停业,淡出历史舞台,这说明在发展过程中,“老”并不能“一招鲜,吃遍天”,要坚持历久出新。纵观近年来新评定的老字号企业,其共同特点就在于既坚持了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对产品质量的追求,也同时平衡了现代需求和传统习惯的关系,不断创新消费意识、场景、表达。价值在“老”,出路在“新”。老字号企业要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,也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,与时俱进、主动求变,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口碑。 (作者:韩秉志 来源:经济日报)